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5-min.png)
昨天看到一个帖子。说某国军中有明确规定:不许当面赞颂领导。任何军队都有小人,关键是有没有一个机制,阻止小人得势。
据说某军里有一个《军人手册》,有明确规定:不许当面赞颂领导。同时《军人手册》建议用以下三种方式表达对上级的敬佩和尊重:第一施以标准军礼,第二认真执行指示,第三尽职尽责,提高本单位的战斗力。
某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在海湾战争中立下战功,很多人预测他会出任陆军参谋长,但海湾战争一结束,他就退休了。为什么?
1997年,我(是这个故事的讲述人)在某国防大学学习,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科林·鲍威尔到国防大学演说,送我一本他的新著,书中说了施瓦茨科普夫没有得到提升的原因:国防部长切尼讨厌他,认为他人品有问题。
书中描述:在飞往沙特历时15小时的航班上,乘客排队上洗手间,切尼看见一位少校替施瓦茨科普夫排队,快到时喊一声:“将军!”施瓦茨科普夫听到叫他才大腹便便站起来,插到队伍里面。不止于此,切尼还注意到,一名上校双膝跪在施瓦茨科普夫面前,帮他整理衣服。
这两件事,在很多人看来可能不足挂齿,但切尼认为施瓦茨科普夫人品不行,所以,尽管他海湾战争打的不错,打完很就快退役,失去了出任陆军参谋长的机会。可以说,这是他们对权力的监督、规范和制约。(摘录于网友的帖子)
这个故事给了一个什么启发和思考呢?这个故事不仅说了不许当面赞颂(夸)领导,还说了领导接受下级跪在地上为自己整理衣服,替自己排队,是人品不好。可见他们是把接受下级服务或者赞颂,看成是不该接受的礼物,看成是受贿一样的遭人厌恶。只不过是他们发现了“赞与被赞”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这一带有规律性的现象,并善于用订立制度的方式来对行为人加以约束而已。而我们是自古至今沿用下来,看不到“拍马屁”的危害性。
其实我们民间也有“说你胖,你就喘”的谚语似的警示。“说你胖你就喘”说明人会举一反三。你说他胖他可能就会联想到他已经发福了,路也走不动,喘气了。说明(赞颂)夸或者拍马屁有不好的效果。不能过分,过当,更不能无中生有地胡夸。胡夸长了被夸者就可能会变得与众不同,变成一个让下级跪在自己面前理衣服的施瓦茨科普夫来。
夸与“拍马屁”的关系,有一个小典故。【据说在很久以前蒙古族的老百姓牵着马相遇时,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,摸摸马膘如何,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"好马"!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。可是相沿到后来就改变了,有的人不管别人的马好与坏、强与弱,都一味地说好听的奉承话,把劣马也说成是好马。】“拍马屁”一词由此而来。
拍马屁、拍与互拍,不只是穷人的专利,是人人都需要、都会的玩意。就连乞丐也会高兴于你说她的衣服漂亮?只要神志还清醒正常。
有钱的,有权的,喜欢被拍马屁。他可以不马上对等的还之以礼:夸你!但他绝对欠你一笔人情债,以后有机会绝不会亏待你,提拔或者重用你,至少要给你一定的好处。不会忘记你。因为他手里有的是物资和资源。接受夸(拍马屁,赞颂)是人之皆有的精神需要。
穷人之间的互夸,是—对—的对等交换。账,马上结清。你夸他马好,他夸你马漂亮。谁也不欠谁的。老百姓的互夸不过是取悦于对方,落个熟络热闹而已,并不带有有求于对方的任何功利性。如果他今天夸了你的马好而你没有夸他的马好,你就失礼了,欠他一笔人情债了。下次遇见,你不还他的礼,他就会认为你不懂人情世故。
可见夸人(赞颂,拍马屁)也是有价值的,也是一种付出,一种劳务?就像我们被网友肯定文章好要说一声谢谢一样。别人夸你就等于送了一个礼物给你,你也必须还他一个对等的礼物给他。而穷人夸富人,下级夸上司则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性,是纯粹一种服务输出。
你把富人服侍好了,他可以让你去他身边上班,或给你一些他自己用不上的值钱的东西给你。你把上司服侍好了,上司一有好事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。富人不需要拍穷人马屁,上司不会拍下级马屁,除非他马上有求于你。